了不起的張騫
絲綢之路目前是一個熱詞,提起絲綢之路,人們自然會想到漢代的張騫,他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司馬遷《史記》中雖然沒有單獨為張騫冠名立傳,但《史記·大宛列傳》中大部分內(nèi)容寫的是張騫的故事。絲綢之路現(xiàn)在看也許并不遙遠,但在張騫所處的年代,真的是一個壯舉,與后來的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鄭和下西洋一樣名垂青史。在張騫身上,至少有這么幾種精神值得頌揚。
一是愛國主義精神。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登基后,致力于消除匈奴對北方的威脅,當聽到有關(guān)游牧部族大月氏與匈奴結(jié)仇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聯(lián)合,共同對抗匈奴。但去大月氏必須經(jīng)過匈奴的控制地區(qū),他便公開征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這注定是一個有很大風險和挑戰(zhàn)的艱巨任務(wù)。在那個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語言不通,出使西域十有八九是要押上身家性命的。當時張騫雖然年輕,但已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應(yīng)該是衣食無憂的,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風險?!妒酚洝酚涊d,張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即為人堅強有毅力、心胸開闊、以誠待人。當漢武帝下達詔令后,滿懷抱負的張騫,“以郎應(yīng)募,使月氏”,勇敢地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征途。
二是不畏艱險精神。出使西域是一次極為艱苦的行軍,既有茫茫戈壁灘,飛沙走石,熱浪滾滾;又有高山峻嶺,冰雪皚皚,寒風刺骨。沿途人煙稀少,水源奇缺,物資匱乏,風餐露宿,備嘗艱辛,不少隨從因饑渴倒斃途中,葬身黃沙冰窟。張騫一行在經(jīng)過匈奴的地盤時,被匈奴抓到,移送給單于。單于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大月氏在我們北邊,漢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們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漢朝能允許我們嗎?于是他扣留張騫十余年,給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張騫一直保持著漢朝使者的符節(jié),沒有丟失,這需要怎樣的堅忍??!匈奴對張騫的看護漸漸寬松后,張騫趁機逃向大月氏。由于時過境遷,大月氏已沒有向匈奴報仇的心意,張騫聯(lián)合大月氏的任務(wù)沒有完成。張騫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開始返回,回國途中,又被匈奴捉到,在匈奴那里又住了一年多。他趁匈奴國內(nèi)大亂,與妻子和隨從堂邑父一起逃回漢朝。最初,張騫出使時有100多人,離開漢朝13年,只有他和堂邑父兩個人回到漢朝,由此可以看出出使西域的艱辛和不易。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三是百折不撓精神。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進一步聯(lián)絡(luò)烏孫,共同抵抗匈奴,再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時候張騫已經(jīng)45歲了,在那個年代年齡不算小了,況且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已歷經(jīng)磨難,明明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但還是不辱使命。這個時候漢朝已經(jīng)控制了河西走廊,積極準備對匈奴作戰(zhàn),烏孫不愿東遷歸漢,張騫出使目的仍沒有達到,于公元前115年返回長安。從張騫回國一年后就病故看,第二次西行對他的身體損傷很大。史書上沒有張騫病因的記載,也許就是這次出使,導致了他50歲就英年早逝。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雖然軍事目的沒有達到,但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他的出行路線經(jīng)過阿富汗,直達現(xiàn)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境內(nèi)的撒馬爾罕,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張騫也給漢武帝帶回了關(guān)于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從此以后,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guān),進入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后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lián)系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也促進了西漢和中亞各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西域帶回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漢使臣將蠶絲和冶鐵術(shù)傳了過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shù),習稱“坎兒井”,在當?shù)刂饾u推廣。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傳到內(nèi)地,大宛的汗血馬被漢朝稱為“天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隨著道路被打通,經(jīng)濟文化交往的“絲綢之路”隨即暢通。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張騫無愧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