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媒體責任 守住新聞匠心
張東偉:黨報追光而行 精神之樹常青
隨著8月15日“從焦裕祿走過的地方,看焦裕祿精神的弘揚”大型主題報道活動交流分享會暨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焦裕祿精神研究會成立儀式的成功舉辦,由五省九市黨報共同參與的該大型主題報道系列活動,再一次掀起宣傳弘揚焦裕祿精神的熱潮?!皬慕乖5撟哌^的地方,看焦裕祿精神的弘揚”大型主題報道的成功舉行,是開封日報借助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等全國性平臺,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舉辦全國性聯(lián)動報道活動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優(yōu)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作為焦裕祿精神發(fā)源地的主流黨報,開封日報向來以宣傳弘揚焦裕祿精神為己任。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早在2021年年底,在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劉會敏,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屈艷枝指導下,在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開封日報執(zhí)行總編輯蔡小俊具體策劃、協(xié)調(diào)和指揮下,開封日報編輯中心確定了2022年重點工作,并將依托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廉政文化研究會開展宣傳弘揚焦裕祿精神相關活動,提上了重點工作日程。
后經(jīng)多方論證研討、廣泛征求意見后,開封日報向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申請成立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焦裕祿精神研究會,并聯(lián)合相關黨報開展“從焦裕祿走過的地方,看焦裕祿精神的弘揚”大型主題報道活動。
在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黨報分會會長張軍,黨報分會秘書長林潔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黨報分會、中共開封市委宣傳部、中共開封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指導,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無錫日報報業(yè)集團聯(lián)合主辦,開封日報承辦,《城市黨報研究》雜志社協(xié)辦,并有河南《開封日報》《鄭州日報》《洛陽日報》、江蘇《無錫日報》《宿遷日報》、山東《淄博日報》、黑龍江《哈爾濱日報》、遼寧《大連日報》《撫順日報》等五省九市黨報共同參與的“從焦裕祿走過的地方,看焦裕祿精神的弘揚”大型主題報道活動,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該大型主題報道,主要是沿著焦裕祿同志當年生活、工作、學習的人生軌跡,開展行進式報道。焦裕祿的一生,從家鄉(xiāng)山東淄博輾轉遼寧撫順、江蘇宿遷謀生,參加革命后相繼在河南開封尉氏和洛陽工作,其間,北上黑龍江哈爾濱、遼寧大連學習進修,最后來到開封蘭考,帶領蘭考人民與風沙、鹽堿、內(nèi)澇 “三害”作斗爭,最終病逝于鄭州……為了做到在報道中準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開封日報等各參與黨報編輯記者,到相關單位反復查閱焦裕祿同志生活、學習、工作的歷史資料,力求掌握一手資料,做到真實準確。
5月9日,在迎來紀念焦裕祿同志逝世58周年之際,活動正式啟動。5月13日,由焦裕祿同志家鄉(xiāng)的黨報——淄博日報記者采寫的第一篇報道,在各參與黨報紙媒、新媒體同步刊發(fā)、推送。隨著7月15日河南鄭州日報記者采寫的最后一篇報道的刊發(fā)、推送,該大型主題報道的采訪報道部分圓滿落幕。
活動期間,各家黨報記者克服重重困難,用一篇篇優(yōu)質(zhì)的深度報道,在全國范圍內(nèi)引起強烈反響。其中不少報道被學習強國平臺、新浪網(wǎng)、騰訊網(wǎng)等轉發(fā)推薦,形成了二次傳播,進一步擴大了影響。
7月16日,河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主辦的《河南新聞閱評》,對“從焦裕祿走過的地方,看焦裕祿精神的弘揚”大型主題報道進行專題閱評。閱評員認為,開封日報作為焦裕祿精神發(fā)源地的黨報,主動發(fā)起與五省其他八市黨報聯(lián)動,推出的相關報道,體現(xiàn)了大主題、大視野,呈現(xiàn)出大策劃、大手筆,故事講述生動、細節(jié)刻畫感人、傳播有效有力,使焦裕祿精神在中原大地、在全國各地得以又一次廣泛宣傳弘揚,歷久彌新、深入人心,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值得點贊。
今后,開封日報將進一步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努力讓每一篇新聞報道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有深厚的人民情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蓬勃力量,講好開封故事,發(fā)出開封時代最強音。
馬麗:前行路上總有一盞燈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忙忙碌碌中我們又迎來了新聞人自己的節(jié)日——中國記者節(jié)?;厥走^往歲月,從2003年8月到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從事記者編輯工作,至今已有19個年頭。物換星移,劃過歲月的記憶,滄海桑田,一切都在變化,唯不變的是熱愛新聞事業(yè)的初心,如果再讓我進行職業(yè)選擇,我仍然會自豪且驕傲地選擇做新聞人。
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說,編輯是“為別人作嫁衣”,版面編輯是新聞內(nèi)容的最終呈現(xiàn)者和把關人,既要讓版面出新出彩,又要保證萬無一失,任務重、責任大。在處理每一篇報道、每一張圖片時,編輯都要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約稿、改稿、做標題、設欄目……數(shù)不清多少次為了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標題、一篇文章而反復通讀、反復推敲、反復與作者溝通……有時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圖片的擺放、標題的大小、版面如何修飾……為了讓第二天見報的版面準確美觀,這些環(huán)節(jié)一個都不能疏忽。
每逢重大節(jié)日,也是編輯最忙的時候。國慶特刊、百年百版典藏特刊、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特刊……靜靜的夜里,開封日報報業(yè)集團采編平臺的燈一直亮著,編輯們團結一心,默默工作,忙而有序。從白天到黑夜,從深夜到凌晨,有的家中孩子生病卻無法分身照顧,有的舊病未愈仍堅持工作……但當大家看到散發(fā)著墨香的報紙新鮮出爐,當一個個艱巨的任務出色完成,心中全是滿足與喜悅,早已忘卻了勞累和疲憊……在這些平凡而日常的工作中,新聞人為了所熱愛的新聞事業(yè),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沖鋒在前、勇于擔當,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的奉獻精神。
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有付出也會有收獲,當精心編輯的稿件和設計編排的版面獲得一個個省市新聞獎項時,當參與策劃的主題報道受到讀者好評時,當獲得“開封市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開封市新長征突擊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證書時,我更感到作為新聞人的肩上那沉甸甸的責任。
匆忙的腳步奔波在采訪的路上,疲倦的身影常常陪伴滿天星光??傆幸环N聲音,在蔚藍星空回蕩,總有一盞燈光,照亮前進的方向,無懼風雨,砥礪前行,為著新聞夢想不斷前行。
楊俊麗:堅守,在行進的路上
新聞工作者是一份職業(yè),也是一份榮光;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堅守……11年來,我堅守在字里行間,更堅守在新聞理想的路上。又是一個記者節(jié),致敬自己走過的這段路,更致敬自己11年的堅守。
11年來,從記者到編輯,從下基層到固守陣地,始終不離“新聞”二字,與歲月同歌,與時代同行。作為黨報編輯,扛穩(wěn)政治大旗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通宵達旦更是編輯工作的常態(tài)。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我每天14時上班,學習《開封日報》和其他各大報紙。15時,開封日報社領導帶領編輯召開編前會,具體討論、分配報道內(nèi)容。接下來就是集中注意關注新華社通稿線路欄目庫。累了、倦了,我就趴在辦公桌上瞇一會兒。16時、17時、18時、19時、20時……時間滴答滴答過去,“這個稿子調(diào)到3版”“這個稿子與那個稿子組合刊發(fā)”……凌晨2時許,通稿線路來稿,沉寂的編輯部瞬間沸騰。選稿、簽發(fā)、組版、校稿,一個個版面經(jīng)過3個多小時匠心打造終于精美呈現(xiàn)。5時30分,結束工作。我下樓坐進車里,發(fā)覺視線模糊,果斷下車,推開辦公樓大門,睡在職工宿舍。7時許,我被電話聲吵醒?!皨寢?,我想你了。你怎么又住單位了?”電話那頭傳來5歲女兒的哭訴聲。這已經(jīng)是第五天沒有見到她了……掛了電話,我打開《開封日報》電子版,再次確認版面的每個字眼,方才安心走向回家的路。這是工作縮影,也是工作日常?!皬牟灰娪鄷?,卻能迎接朝陽?!边@就是開封日報編輯工作的寫照。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做好防疫政策宣傳、及時傳遞民生民意,我依然堅持留宿單位。沒有怨念,沒有推辭。雖狼狽卻不悔——是榮光,也是驕傲。
堅守初心使命,傳承時代精神。在11年行進的路上,我慶幸自己初心未與年俱老,矢志不渝,堅持用信念丈量新聞理想的容量。在未來的路上,我更要奮力前行,做好時代的記錄者,讓時代精神在報紙的字里行間流淌進人民心間。
王鵬飛:敬責任與擔當
參加新聞工作以來,我見證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舉國歡騰,見證了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輝煌時刻,見證了開封日報第三次復刊40周年的光榮與夢想……我用文字、圖片、視頻為新聞報道和版面“打光”,為讀者呈現(xiàn)新聞最真實的面貌,為黨傳播最有力的聲音。
作為《開封日報》的新聞夜班編輯,我是個十足的“夜貓子”。每個深夜里,開封日報大廈11樓總是燈火通明,而在編輯工作中,我有過版面缺稿,想不出好標題的無奈,也有與美編進行對接,設計完成的欣喜。作為一個踏入新聞行業(yè)3年的年輕人,我真切感受到新聞編輯是一門文字藝術,更需要時時學習。在剛剛結束的黨的二十大報道中,我熬通宵、連續(xù)作戰(zhàn)卻一絲不茍,面對版面較多的特刊編輯工作,我認真核對數(shù)據(jù)、文字、圖片,積極和相關記者做好對接配合,細細斟酌每一句話、每一個用詞、每一個標點,只為呈現(xiàn)一個個優(yōu)質(zhì)版面。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宣傳的相關工作,我放棄休息,毅然“逆行”,采取“吃住在單位、隨時上戰(zhàn)場”的工作模式,在開封日報社領導的妥善安排下,告別自己的小家,帶著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奔赴工作一線,用責任和擔當奉獻人民群眾的大家。我顧不得已經(jīng)連續(xù)工作的疲憊,認真做好個人防護,時刻準備投入疫情防控宣傳報道的戰(zhàn)役中。
在工作中,雖然我參與編輯的新聞作品在河南省新聞獎、中國地市報新聞獎等各類新聞獎評選中屢次獲一等獎、二等獎,但我仍然覺得,手中做好的每一個版面才是屬于夜班編輯最美的勛章。
王蘭蘭:做一名接地氣的民生記者
理想、責任、擔當,記者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職業(yè)。從事新聞工作10年來,有不足有進步,有汗水有喜悅,收獲最大的是我對新聞工作的熱愛。
新聞報道是一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記者要用心、用情,要不怕辛苦,深入一線捕捉新聞線索。作為一名社會民生記者,一雙腳不停地奔跑,一顆心永系百姓。關注民生,就意味著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廣場地磚破損市民鍛煉不方便,積極聯(lián)系相關部門維修;道路遺留鐵釘存安全隱患,跟蹤報道相關部門徹底排查;智障老人走失,我們發(fā)起愛心尋找……入行10年來,我堅持深入基層采訪,對每一件群眾關心的事情、每一處群眾著急的問題,“跑腿”“代步”毫不惜力,力促問題解決,做群眾的貼心人、為群眾辦暖心事。
對記者而言,“深入”是最基本的職業(yè)素質(zhì)。成為記者的這些年,我走街串巷、東奔西跑,感知著社會里的細微變化,也記錄了城市里大大小小的溫暖故事。我深入社區(qū),走進新聞一線,采訪了不抱怨命運不公、勇敢與生活交手瓜農(nóng)老何;憑手藝給兒子籌錢治病堅強樂觀的父親郭龍飛;不遠千里來到開封,照顧沒有血緣關系百歲老人的曹曉雷;精心護理癱瘓妻子,用愛和堅持創(chuàng)造奇跡的李春星……對正能量的關注和對美好社會風氣的弘揚已經(jīng)成為我的工作習慣,同時也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以影映心,傳遞溫暖。
記者這份職業(yè)也時時帶給我許多觸動。有時,是事件或受訪者本身;有時,是報道后所帶來的連鎖效應。在不重復的“新鮮”里收獲了一些看似不錯的職業(yè)習慣:傾聽、記錄、觀察、思考,探尋真相。每一次采訪都促使我成長,未來的日子,我將加倍努力,深入基層,發(fā)掘身邊平凡的人和事,用心記錄、傳遞感動。
許湘兵:堅守初心 步履鏗然
記者這個職業(yè),一年365天都在寫別人。今天,趁著記者節(jié),也寫寫自己。
庚子鼠年,農(nóng)歷新年才剛剛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宣傳工作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它關系到軍心齊不齊、士氣高不高、斗志強不強。作為一名醫(yī)療衛(wèi)生戰(zhàn)線的新聞工作者,我和同事們第一時間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采訪記錄衛(wèi)健系統(tǒng)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進事例、典型做法,讓抗疫路上的暖流流入群眾心田。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每個人都置身其中,刻骨銘心。作為一名記者,所見所聞,除了感動還是感動。記得電話采訪我市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隊員時,她告訴我,她工作的地方,有很多被病毒污染的物資,穿脫防護服時順序稍有不對,都有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險當中。但是,她更說:“盡管我會害怕,但醫(yī)護人員不直面危險,誰來保護群眾安危!”
身為一名記者,我在采訪中遇到的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他們勇敢向前,明知存在危險,卻堅持選擇逆行,正是這種在疫情防控期間普通人最為真實的反應,溫暖、感動、鼓舞了我,讓我在面對困難和恐懼時,也咬牙堅持迎難而上。
疫情防控,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面對疫情,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定能夠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早日迎來勝利的那一天。我們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人民的新聞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永遠在路上,用更踏實的作風、更有溫度的作品,唱好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校愛玲:心有所持 堅定前行
采訪中捕捉真實,筆尖下記錄世界。在從事新聞行業(yè)的第十三個年頭里,我真切感受到,記者不僅僅是一個頭銜、一聲稱呼,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正是需要時刻保有一顆炙熱之心,以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無限的事業(yè)。
很多人說,記者是一份很神圣的職業(yè),但我覺得更多時候是痛并快樂著。新聞界有句名言:“新聞是歷史的初稿?!边@就要要求記者的報道不能信手拈來,而是需要不斷叩問真相、守望良知。雖然在這個行業(yè)已經(jīng)十余年,也寫了6000多篇稿子,也曾獲得國家級新聞獎和省好新聞獎。但,我相信每一個有深度、有分量的新聞報道,都是記者從至苦至難再到至甜的一個過程,中間也會摻雜著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正是在這樣的不斷磨合中,我不僅收獲了成長,更收獲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傳統(tǒng)媒體轉型、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成為當今新聞傳播業(yè)的時代命題,而記者的工作模式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想,做好新聞的方法不會變。作為黨報記者,更應記著初心、記著堅守、記著擔當,做有溫度的新聞,寫有力量的文字,以導向為靈魂、以真實為生命,用心傳遞社會正能量。未來之路,我會不忘初心、心有所持,從容堅定地繼續(xù)前行。
路文川:從100到100萬
我非常有幸從事新聞工作,特別是在新媒體工作。這幾年,在新媒體工作中,雖然特別忙碌、勞累,但我也收獲頗豐。特別是我將開封日報抖音號的粉絲數(shù)從100增長到100萬,收獲滿滿、幸福滿滿。
記得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當時大家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足不出戶,居家的群眾迫切需求及時準確獲取疫情防控等各方面權威消息。如何讓大家快速了解信息,作為開封日報抖音號的編輯,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為了及時發(fā)布權威的疫情新聞,從那時開始,我不是在查看新聞,就是在做新聞產(chǎn)品,有時為了及時編發(fā)記者發(fā)來的新聞素材,連飯都忘了吃,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了鼓舞士氣,堅定大家必勝的信心,我制作了一條關于“閱兵”的短視頻,視頻不長,只有短短15秒,卻收獲了千萬流量、上萬條留言,增加了10萬粉絲。后來我舉一反三,又制作了一系列短視頻。特別是我制作的《中國援助美國口罩》短視頻,突破了一個億的流量,粉絲數(shù)增加了20萬。2020年年底,經(jīng)過我的努力,開封日報抖音號收獲粉絲100萬。
這兩年來,大事、要事不斷,無論是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重大時刻,還是應對極端強降雨天氣、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等重大事件,開封日報抖音號發(fā)布的短視頻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新聞人,我由衷地驕傲,我要用更踏實的作風創(chuàng)作更有溫度的作品,唱好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楊靜:走好“趕考路” 不負“出卷人”
轉瞬間,從事新聞工作已近十載,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輾轉新媒體記者、編輯崗位,一路走來,我百感交集,懵懂、相知、熱愛,不斷追尋新聞人的純粹與本真。時值第23個記者節(jié),我也將目光瞄準自己。
做有情懷的新聞人。新聞工作者是橋梁是紐帶,一頭連著人民、一頭連著黨和政府,深感使命于心,責任在肩。當新冠疫情來襲,我與各位媒體同仁一道,堅守新聞一線,發(fā)布權威信息、遏惡揚善、提振民心。編發(fā)“最美逆行者”,捕捉感人瞬間,傳遞黨和政府聲音,弘揚社會正能量,讓作品訴說人間溫情。
做有責任的新聞人。記錄時代的責任與擔當。時光回溯到2020年3月24日,馳援武漢的首批“開封天使”回汴,我和同事直擊新聞現(xiàn)場,航飛、收音、采寫、拍照、編發(fā),最終“英雄回家!全開封沸騰……”收獲閱讀量10萬以上,點贊1422個,互動留言500余條。用心用情,只因責任使然。
做有恒心的新聞人。有人說,記者是一個有光環(huán)的職業(yè)。他們是“無冕之王”,然而,美麗的光環(huán)背后是一個個披星戴月奮斗的日子,一篇篇有力量的新聞報道,需要一天又一天堅持不懈、翔實準確地調(diào)查、推敲。新聞工作猶如長跑,只有堅持不懈努力奔跑,才能體嘗到新聞事業(yè)的意義和價值。
“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一篇篇有溫度的報道、一幅幅有色彩的圖片、一段段有旋律的視頻……是我們給人民和時代的答卷。作為新媒體新聞人,我們將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做不負韶華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