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庫中的90后②丨靳冠輝:以文化為媒 講好中國故事
河南手機報記者 張熠 實習生 范文瑜 視頻 劉河遠
1月17日上午,鄭州大學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三樓的研討室內,結束授課的靳冠輝正在和留學生們用中文討論寒假安排,“貼春聯(lián)”“包餃子”和一聲河南話的“中”讓人忘記了學生們原本來自世界各地。
作為鄭州大學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靳冠輝用“講好中國故事”描述這所智庫的使命?!爸v好中國故事需要傾聽和理解,所以我喜歡和留學生們嘮嘮嗑,了解他們的想法。因為故事的講述者,是我們,也是他們。”
畢業(yè)于外交學院的靳冠輝有著日語和國際關系的復合研究背景,讀博期間也曾赴東京大學交換一年,專業(yè)和環(huán)境的改變讓他不斷思考: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我的研究方向‘外交話語學’是一門前沿交叉學科,涵蓋了外交學、社會語言學、翻譯學、跨文化交際、傳播學等多個學科內容,既需要本專業(yè)的專才,更需要跨專業(yè)的全才?!蓖瓿刹┦繉W業(yè)后,靳冠輝回到故鄉(xiāng),加入鄭州大學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成為一名90后智庫研究人員。
作為國內首個專門研究外交話語權的科研平臺,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率先提出“外交話語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吸納了外交部前新聞發(fā)言人孫玉璽大使、資深外交翻譯專家陳明明大使、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以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原院長楊潔勉等知名學者擔任機構重要職位。自2016年成立以來,智庫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領導批示,先后舉辦多次影響深遠的外交外事研討會。與此同時,智庫與河南省外事工作委員會共建中原文化與公共政策翻譯研究院,聯(lián)合成立河南省高端外事翻譯人才培養(yǎng)基地,建成“中國外交話語語料庫”和“行業(yè)翻譯語料庫”為行業(yè)提供信息共享,在“翻譯河南”工程優(yōu)秀成果評選中獲獎數(shù)量與層次均居全省第一。
加入智庫兩年后,靳冠輝成功主持了“中國國際話語權建設”的研究課題,已經(jīng)成長為智庫的骨干力量。被問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個曾經(jīng)困擾他許久的問題時,靳冠輝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靠文化,文化是最好的外交名片。公共外交也是重要的力量,就像我們的留學生身著漢服走在異國街頭展現(xiàn)東方文化,還有外國游客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都會帶來潤物無聲的積極影響?!?/p>
研究院院長楊明星教授是靳冠輝的導師,他對文化外交有著更深入的見解:“國家間的交往既是文明互鑒的過程,也是文化軟實力的較量。河南作為文化根脈和華夏起源,想講好中國故事就離不開河南聲音。我們的研究需要溯源傳統(tǒng)、聚焦當代,比如用接地氣的語言展示‘協(xié)和萬邦’‘講信修睦’‘親仁善鄰’這些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再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電影《流浪地球》、外交小說《蹦極》等文藝作品都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展現(xiàn)?!?/p>
寒假伊始,靳冠輝的書桌上已經(jīng)堆起了厚厚一摞跨文化研究的資料,他拿起其中一本說:“其實對于很多外國人來說,中國像是一本14億頁的巨著,他們能夠接觸到的也許只有幾頁,但只要這幾頁足夠生動鮮活,就能以情感共鳴令他們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我們常說人是在相遇中發(fā)現(xiàn)自己,希望外交話語研究能成為民心相通的橋梁和紐帶?!?/p>